
統一化與簡化是有區別的。 前者著眼于取得一致性, 即從個性中提煉共 性; 后者肯定某些個性同時共存, 著眼于精練。 雖然在實際工作中兩種形式常 常交叉并用, 甚至難以分辨清楚, 但它們畢竟是兩個出發點完全不同的概念。 由于社會生產的日益發展, 各生產環節和生產過程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復雜, 特別是國際交往日益擴大的情況下, 需要統一的對象越來越多, 統一的范圍也 越來越大。
統一化有兩類。 一類是絕對的統一, 它不允許有靈活性。 例如, 各種編 碼、 代號、 標志、 名稱、 單位、 運動方向等。 另一類是相對的統一, 它的出發 點或總趨勢是統一, 但統一中還有靈活, 根據情況區別對待。
統一的方式有三種, 分別是選擇統一、 融合統一與創新統一。
選擇統一。 在需要統一的對象中選擇并確定一個, 以此來統一其余的對 象的方式。 它適合于那些相互獨立、 相互排斥的被統一對象。 如交通規則、 方 向標準等。
融合統一。 在被統一對象中博采眾長, 取長補短, 融合成一種新的更好 的形式, 以代替原來的不同形式的方式。 適于融合統一的對象都具有互補性。 如手表、 鬧鐘, 采用統一結構形式, 都是采用融合統一的方法。
創新統一。 用完全不同于被統一對象的嶄新的形式來統一的方式。 適宜采用創新統一的對象, 一般來說有兩種: 一是在發展過程中產生質的飛躍的結 果, 如以集成電路統一晶體管電路; 二是由于某種原因無法使用其他統一方式 的情況, 如用國際計量單位來統一各國的計量單位, 用歐元統一歐洲各國的貨 幣等。